史上第一次!中国两支足球队,在巴西包揽“世界杯”冠亚军
当地时间7月20日,巴西萨尔瓦多国际会展中心人声鼎沸,一场被称为“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的决赛在这里上演。令在场观众和媒体颇感意外的是,这场决赛成为两支中国球队的“内战”。
▲“类人组成人级别”决赛场面
最终,清华大学火神队以5:2的比分击败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夺得冠军。这是自“机器人足球世界杯”(RoboCup)开办28年来,中国战队首次在含金量最高的人形组获得金牌,冲破了欧美强队的垄断。在晋级道路上,中国战队表现亮眼,近乎以压倒性的优势横扫全球传统强队。其中,清华大学火神队以16:0、9:0、12:0的大比分多次“零封”对手。
据悉,清华大学火神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在这场决赛中均使用的是加速进化T1机器人,其集成了先进的硬件设计和AI策略,具备优异的运动控制和视觉感知能力。
在“类人组少儿级别”决赛中,清华大学派出的另一支机器人球队TH-MOS在决赛中不敌多年称霸的德国球队“莱比锡大学增强型”,遗憾获得亚军。
此外,在成人级别的“即兴挑战赛”中,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笑到最后,拿到该项目第一名。和派出整支球队参赛不同,“即兴挑战赛”的规则是每场比赛都有不同的陌生球队随机混合组队参赛,更加考验单个机器人的应变决策和团队协作能力。山海队也因在“即兴挑战赛”中展现出多智能体协作和实时决策方面的强大能力,收获了国际科技媒体的好评。
▲训练师监督机器人训练比赛
据主办方“机器人足球联合会”官网介绍,RoboCup“类人组成人级别”比赛采用完全自主的AI驱动模式,要求机器人身长在1米至2米之间。机器人无需人类干预,依靠视觉感知、实时决策、运动控制和多智能体协作完成比赛。比赛为3v3形式(每队3台机器人),使用FIFA标准5号球,场地较真实足球场小,但要求机器人具备动态行走、踢球、平衡和团队配合能力。“类人组少儿级别”使用FIFA标准1号球,要求机器人身长在0.4米至1米之间。
另据官网介绍,RoboCup的举办有一个终极目标——在2050年仿生机器人组成的足球队要在FIFA(国际足联)规则下战胜人类的世界冠军球队。这一目标无疑非常具有挑战性。不过加速进化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程昊对媒体表示,在未来5到10年,机器人很有可能达到人类普通职业球员的水平。
众所周知,足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团队运动,而RoboCup的宗旨正是通过机器人足球比赛推动各国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全面进步。目前机器人与人类球员相比差距仍相当显著。首先机器人最基础的任务是要做到形态感知,即随时探明足球、球门以及场上选手的相对位置。然后在运动能力上,机器人在关节灵活性、身体平衡能力和爆发速度上还非常羸弱,这对电池续航能力、仿生材料研发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更高层面上,人类精英选手通过成千上万小时的训练积累,锻炼出应对复杂局面的决策能力,机器人必须通过完善的AI策略和海量数据输入来达到相应的水平。
目前机器人足球社区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机器人距离达到人类精英水平还非常遥远,不过在短期内机器人还是有可能在一些子任务(比如罚点球、短距离冲刺)上尽量接近人类的水平。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网报道
编辑郭宇 责编 李彬彬
